1厘米以上良性甲状腺结节 不要“随它去”

来源: 网络整理  2019-04-24 15:30 A- A+

  甲状腺癌高发,不是碘,不是萝卜花生白菜 

  1厘米以上良性甲状腺结节,不要“随它去”

  甲状腺癌发病率第一位

  每年4月,浙江省癌症中心照例会发布最新一期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癌症发病与死亡情况,今年4月11日发布的报告,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宫颈癌、食管癌和子宫体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以前是肺癌、乳腺癌,今年变成了甲状腺癌,粗发病率为70.44/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0.02%。

 

  那么,为什么甲状腺癌会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呢?

  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主任王可敬认为:首先是甲状腺结节超声检出率增高,在普通人群中,约有四成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其次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最后一种可能是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病变。

  “约有四成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差不多一半的女性,会被B超看到,美丽的咽喉前面,有一粒粒的甲状腺结节。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会导致出现那么多甲状腺癌?

  大部分人的甲状腺结节是“劳瘿”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管科专家陈可冀说的这段话,很有见地的,可以解释疾病谱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他说:“如果说20世纪是血瘀证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痰证的时代。”为什么?生活方式的变化。20世纪,天气较冷,加上吃不饱穿不暖,故寒凝血瘀造成的疾病居多,在中医治疗上就要活血化瘀。21世纪,能吃饱穿暖,且过食肥甘厚腻,加上出门坐车、久坐办公等,运动变少,身体代谢减慢,水液津微积聚成了痰湿,所以疾病以痰证居多。

  痰证这个词,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看到过。中医的痰,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有形的、眼睛看得见的、可以咳出来的痰;一个是无形的,会在体内流动的,称无形之痰,有专家称它为“白血”。我们知道,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医生会给病人开活血化瘀的药,而“痰是瘀的初级阶段,瘀是痰的进一步发展”,这句话是当代中医界代表人物邓铁涛先生讲的,也就是说,瘀的前面是痰,瘀里面必定有痰,痰是“百病之母”,用药时要树立痰瘀同病、同治思想。

  那么,这个甲状腺结节也是痰的一种吗?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药师徐锡山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包括肺结节,发病路径大致是: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气互结—循经上行—结于喉结之处,可以从痰论治。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是百病之源。压力大、焦虑,肝气郁结,影响脾的运行,中医叫“知肝传脾”。脾是生痰之源,“脾失健运”,水湿就排不出去,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痰。这边脾的功能下降,另一方面我们吃得好,动得少,睡得少,想得多,导致“痰浊内生”;痰具流动性,“痰气互结,循经上行”,流到子宫,就成了子宫肌瘤,停在乳腺,就是乳腺增生,停在哪里,哪里就不舒服,头痛、冠心病、风湿病,植物神经紊乱,这就是“百病兼痰”的由来,“结于喉结之处”,就是甲状腺结节。

  徐教授说,甲状腺结节中医称为“瘿”,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方》把瘿分为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五种,病名不同,病因就不同,治法也不同。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里讲到,“瘿瘤,气血凝滞也。”气滞血瘀、忧思焦虑、辛苦劳累,是气瘿、劳瘿、忧瘿的病因。而据杭州著名国药老字号的老药工反映,现在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是劳瘿与忧瘿,是“生活方式”病,有甲状腺结节,是身体长期透支、思虑过度、脾虚湿盛亮起的“黄灯”,是身体通过甲状腺在说:“我比较累”“我不开心”。

  不是花生,不是萝卜,不是碘盐

  甲状腺癌高发,2010年前后大家把矛头对准碘盐,现在国家已经宣布,甲状腺结节高发不是碘盐引起的。但现在很多人在传,有甲状腺结节的人,不能吃花生、萝卜、白菜。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杭州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种德堂、北京同仁堂有一张“杭州甲状腺结节方”,这张方子包含赤芝、桑黄、青芝等野生灵芝草,10多年来累计有10数万人应用,而且得到B超的反复验证。

  消息见报后,大量患者涌向老字号,同时带去的问题也是一箩筐,问得最多的就是海产品、碘盐、萝卜、包心菜、大白菜、大豆、豌豆、花生,甲状腺结节的人好不好吃?

  我们集中老字号的回答,统一答复如下:

  有甲状腺结节的人,海产品、碘盐、萝卜、包心菜、大白菜、香菜、大豆、豌豆、花生,正常吃没有关系的,长期、大量吃是要避免的。

收藏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360°纵览医药全局,365天放送新闻时事,医药资讯轻松一览,
精彩不容错过。
文章评论
时代医疗网编辑,关注健康行业人和事儿。
+订阅
印象笔记
有道云笔记
微信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