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家医院急诊分级下月开始

来源: 人民网  2019-04-23 12:23 A- A+

“急诊就像高速路上的应急车道,被抢时间的私家车占用,当真的出现紧急状况时,这条生命之路可能已经被堵死。”

您或您身边的人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突发急症去医院看急诊,好不容易过五关斩六将地穿过各个堵车路口来到医院,却发现急诊科人山人海、乱成一团,大家比你还急,而有些人看上去并无大碍,却排在你前面。

分秒必争的急诊科,成了最无秩序的医院科室。

可喜的是,这种情况要改变了。

近日,北京市医管局印发了《市属医院开展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就诊工作的通知》,5月1日起,本市20家提供急诊服务的市属医院,将统一实施“急诊分级”。为了能让有限的急诊资源更好地用于抢救危重患者,北京市将提高急诊的“准入门槛”。

急诊资源被占用现象普遍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承担着24小时不间断的紧急医疗救治任务。

近几年,大医院急诊量逐年增长。北京市医管局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在市属20家开设急诊的医院中,2012-2013年急诊量为年均200万人次,2014-2015年为年均210万人次,2016-2018年达到了年均235万人次。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的非急诊患者占用了急诊资源,造成急诊就医人数攀升、环境拥挤。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急诊科医生这样描述:急诊就像高速路上的应急车道,被抢时间的私家车占用,当真的出现紧急状况时,这条生命之路可能已经被堵死。

因此规范急诊科就诊秩序,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利益。同样,遵守急诊秩序,是为别人,也是为自己留出一条生命通道。

将急诊患者分为四级,进行分级管理

那么如何分级呢?北京市医管局提出,在本市提供急诊服务的20家市属三甲医院,统一开展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就诊,并将患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1-4级分级管理,遵循从重到轻、从病情迅速变化到相对稳定的原则,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顺序,优先处理较重病人。

有条件的医院应尽量安排各级别患者的就诊通道和救治区域互不干扰、分区管理。

★1级患者病情濒危、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即刻进入复苏室或抢救室进行抢救。如心跳呼吸骤停、休克、明确的心肌梗死、癫痫持续状态、体温>41℃、收缩压<70mmHg、血糖<3.33mmol/L等。

★2级患者病情危重或迅速恶化、存在生命危险,10分钟内进入抢救室进行救治。如严重呼吸困难、昏睡、急性脑卒中、ECG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活动性或严重失血等。

★3级患者病情急、存在潜在的生命威胁,先于4级非急症患者优先诊治。如急性哮喘、吸入异物、吞咽困难、持续呕吐、胸腹痛、轻中度外伤、轻中度出血等。

★4级患者为非急症,病情程度一般,根据指引顺序就诊,等候时间较长。如无危险特征的轻微疼痛、不需要缝合的小擦伤、稳定恢复期患者复诊、仅开具医疗证明等。

 

 

专业人员和仪器为病情评估提供三重保障

病情分级有了,那么如何能保证分级是公平、科学的呢?

1、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预检分诊

对于很多患者担心自己是否会因分诊有误而耽误病情的问题,北京市医管局推出相关保障。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从事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并组织急诊相关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全员专项培训。

2、专业的仪器检查

除了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外,还有专业的仪器来进行检查,为患者进行双重保障。医院会采用专业仪器采集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同时医务人员会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做出最终科学的分级及隶属专科。

3、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巡视

对3级、4级患者,在候诊区等候时,调派专门的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巡视,对候诊患者的病情及潜在的危险动态评估,根据最新评估情况再次调整分级,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患者如有突发不适,也请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

分诊时代到来,医疗秩序迎来大改变

随着北京急诊分级制度的逐步成熟并推开,相信其他医院的急诊也将在秩序上进行规范和整治,这也是优化医疗秩序、医疗服务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

无论是急诊分级还是现在整体推行的分级诊疗,为的都是规范医疗秩序,让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不是大病小病全都集中在几个大医院,群众就医负担更重,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医疗资源产生不应有的浪费。

根据病人病情安排合适的就医机构和科室,是分级诊疗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医生首诊的重要责任。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全国各个医疗联合体协调趋于成熟,医疗秩序也将迎来喜人的变化。

20家实行急诊分级的医院名单:

 

收藏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360°纵览医药全局,365天放送新闻时事,医药资讯轻松一览,
精彩不容错过。
文章评论
时代医疗网编辑,关注健康行业人和事儿。
+订阅
印象笔记
有道云笔记
微信
二维码
意见反馈